【人工智能】科大推亞洲首批「AI講師」 提高逼真度兼令愛因斯坦翻生【有片】
發布時間: 2024/03/08 17:54
最後更新: 2024/03/08 21:18
生成式人工智能(AI)應用日趨廣泛,科技大學今日(8日)表示,已成功設計出亞洲首批「AI講師」,除了令已故科學家愛因斯坦「復活」,增添課堂趣味性,亦成功打破同類工具限制,提升人物動作流暢度及逼真度。科大首批「AI講師」將於本學期首次講課,研究團隊將收集學生回饋,了解教學成效及學生成績等影響,最終目標讓學生依個人喜好挑選「專屬教師形象」,帶領創新教學新趨勢。
科大表示,為進一步提升學生學習動機,首10名「AI講師」來自世界各地不同的民族及文化背景,從事各行各業,例如網紅、不同界別政策倡導者,甚至是平面及立體的動漫人物。此技術更可令名人「復活」,包括栩栩如生地重現已故科學家愛因斯坦的形象,增添課堂趣味性。
科大已安排這批AI講師在本學期教授香港及廣州校區同設的「創意社交媒體」(Social Media for Creatives)課程部分內容。教學內容包括在社交媒體呈現的故事敘述能力、社交媒體助推理論及管理,以及遊戲化學習方法等。
是次研究由科大(廣州)計算媒體與藝術學域講座教授及科大元宇宙與計算創意研究中心(元宇宙研究中心)主任許彬領導,其團隊自行研發3D動作生成系統(variational 3D full-body generator),突破目前類似工具的限制,令人物動作更流暢自然,提高人物逼真度。團隊亦採用了坊間多項AI工具,例如製圖工具Midjourney、聊天機械人程序ChatGPT和Bing、以圖片重建三維人臉的模型、用於生成逼真說話人臉動畫的SadTalker,以及經團隊改良的開源3D表情生成軟件EmoTalk等。
許彬指出,AI科技興起為教學釋放無限潛能,相信AI教師可與人類教師相輔相成,讓較沉悶的課題變得更有趣,亦可讓教師騰出空間照顧學生學習差異,並探索創新的教學模式。
為探討「AI講師」教學成效,以及如何影響學生學習動機和學生成績等,團隊將於每節課堂後收集學生回饋,了解不同風格、外貌特徵、言語及非言語訊號、維度(2D或3D)、口音及表達方法,如何影響信任度、 吸引及親近度;另會引入不同版本「AI講師」,研究各人物背景及視覺效果對教學影響;團隊更擬為「AI講師」引入互動功能,使其能回應問題;最終希望開拓創新平台,讓學生依個人喜好挑選專屬教師形象,建構個人化學習,推動非同步學習(asynchronous learning),提升學習動機。
另外,科大將於本學期推出「AI校園大使」,可直接與學生作語音互動交流,解答各種校園生活上的查詢。
下載HKET App,追蹤TOPick WhatsApp頻道,睇全方位資訊:
責任編輯:馮琪雅